南法的第一站來到了Avignon亞維儂。
「巴黎不是法國」
這是在台灣學法文的時候,法國籍老師跟我們強調的一件事。巴黎雖然很出名、很受遊客喜愛,但是同時,巴黎人的冷漠、小偷橫行也一樣為人所知悉。
巴黎具有代表性,但是卻不能代表整個法國。就像很多人認識台北,但如果要對福爾摩莎有更多的了解,又怎能錯過宜蘭的羊肉湯、太魯閣燕子口,墾丁的沙灘以及台南的億載金城?
我去過了倫敦,去過了科隆和杜賽爾多夫,卻沒在法國留下更多足跡,怎麼會甘心?
於是這一次,我往南走。
從Avignon Centre車站一出來,那種感覺很神奇。
你知道你在法國,但是那種感覺卻很不一樣。
大家的步調相對較為緩慢,移民的人數也少了很多。
沿著車站出口正中央的Rue de la Republique很順利的找到了這一次落腳的Pop's Hostel。
抵達的時候已經接近下午兩點,
在城市裡稍微逛逛後,便決定先回hostel休息,才能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的前去吃晚餐
這一次的旅程,我在第一天還最後一天的晚上都提前預訂了高人氣餐廳,希望能都有個好的開始,好的結束。
Fou de Fafa是由一對英國夫妻Russel and Antonia開的。我在一個星期前寄了e-mail訂了晚間七點的位置。
我們點了主餐加甜點的組合,總共24歐。因為心情好,所以我們另外還點了半支粉紅酒(12歐)。
(↓這是贈送的小前菜,帶有點酸味,有豆子;吃了真的很開胃。後面桶子裡是我們點的半支粉紅酒。)
因為我們是店裡面的第一組客人,所以上餐的速度很快。
我點的是saté calamari,就是沙嗲魷魚。配上很多白色的小麵糰。法國菜都是這樣,上來的時候小小一盤,可是怎麼吃都吃不完。
我覺得還蠻好吃的。魷魚煎的很剛好,小麵糰很有嚼勁,不會爛爛的。也是因為有了小麵糰,一下就吃飽了。再加上是番茄為基底的醬配上檸檬,所以不太會膩。
因為巴黎不靠海,真的超級久沒吃海鮮了!這次吃到魷魚可以算是一種「小確幸」吧...。
甜點我選擇的是banoffee pie,有焦糖、鮮奶油和香蕉。在法國吃到的甜點普遍都偏甜,這道算是甜得很合理。最近不知為什麼很喜歡焦糖類的甜點,前幾天才吃了焦糖的可麗餅。
整頓飯吃下來大概兩個小時。法國人真的比較晚用餐,有些人一直到快九點才來。
以下附上餐廳資訊供大家參考:
裡面有電話、地址、e-mail還有當期菜單可供參考。
酒足飯飽的結束旅程的第一天!
第二天在hostel吃完早餐,愉快地出發!
這一次探訪的城市都小小的、很精緻;亞維儂也不例外。
第一站就來到亞維儂著名的教皇宮。
(中間的小門即為入口)
我們真的非常幸運,遇上萬里無雲的好天氣。因為二月算是淡季,遊客很少。
在入口處買了票後,我們就開始參觀這個歷史上曾有九位教皇居住過的大型宮殿。
正面看不出來,可是走到裡面去還挺大的。教皇宮的建成由三位教皇接力完成。在法國大革命的期間,也曾被當成監獄使用,所以改變了很多建築結構。近幾年才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,恢復應有的樣子。
室內是不可以拍照的,但是內部的大教堂真的很壯觀。坐在裡面想像當初教皇與主教受封的盛況,很真實也很感動。
(↓在教皇宮的底端拍隔壁的聖母教堂。)
最後我們走到了教皇宮的頂端,一覽全城風景。
(↓lomo一下)
逛完教皇宮後,我們就前往教皇宮的姊妹景點─聖貝內澤橋(Pont Saint-Bénézet)。
聖貝內澤橋是古時代亞維儂很重要的交通要道。聖貝內澤原本只是一位牧羊人,在受到上帝的感召之後獲得神力,和居民們一起成功搭建聖貝內澤橋。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隆河不斷的衝擊,目前只剩下一半,所以,聖貝內澤橋也被稱作「亞維儂斷橋」。
在橋上往回拍,可以看到亞維儂的古城牆。亞維儂整個城市的中心依然被古城牆圍繞,可見真的很堅固。
教皇宮和聖貝內澤橋聯票加導覽(中文):12.5歐
離開聖貝內澤橋的時候已經超過下午兩點,這一天的午餐(?)我們吃的是前一天經過的小店The Milk Shop,兩片鬆餅加一杯熱飲5歐,還不如去吃麥當勞...。
順帶一提,法國的麥當勞和本土速食餐廳Quick都有學生優惠,出示國際學生證會多送一個burger,不失為快速吃飽的好選擇。
亞維儂是一個很精緻也很漂亮的小城市,也很慶幸在這裡的期間天氣都很好(接下來去Arles可就沒那麼幸運了...),
基本上如果有兩個整天要逛完全部的景點綽綽有餘,還能有多餘的時間離開城市賞賞花。
當天晚上我們就在家樂福買了些簡單的微波食品,在hostel吃晚餐,之後便早早上床休息,準備第二天一早去拜訪梵谷曾經居住過的Arles!